彭天琦(1910~1978年),四川荣县人。1928年入四川大学预科。1932年入北平中国大学,专攻政治经济专业。1937年12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武汉解放后,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员会委员、宜昌市委员会书记、恩施地方委员会书记兼恩施军分区委员会书记、省总工会主席、中共湖北省委员会组织部部长、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、省委办公厅主任、省委第二书记等职。1955年6月,被国务院任命为华中工学院副院长,后被选为中共华中工学院委员会书记。任内,从知识分子的特点出发,依靠各级教学组织,调动师生积极性,教学、科研取得明显成绩,使华中工学院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。1960年12月,调任中共武汉市委员会第二书记。他依靠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的八字方针,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入手,组织工业支援农业、城市支援农村,大力发展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生产。1961年1月,市委成立蔬菜指挥部,彭任指挥长,集中精力解决城市居民吃菜难的问题,当年全市蔬菜比1960年增长13.9%。他一手抓生产,一手抓供应,增加开放集市贸易,使上市的商品数量、品种增多,质优价廉,受到群众的赞扬;同时压缩工业和基本建设战线。1961年9月,他向市委提出的“工业要退够”的建议被采纳,关停了一批质次价高、产品无销路、长期亏本的工业企业,部分企业或合并,或由全民企业转为集体企业;调整了一部分企业的生产方向和产品方向,使生产规模得到适当的压缩。彭注意将生产与政治思想工作相结合,鼓励人民群众以勤劳生产、勤俭安排生活为中心,以街道为阵地,广泛深入地开展创“五好”(政治思想好,勤劳生产工作好,勤俭生活安排好,学习和教育子女好,团结互助安全卫生好)活动,为武汉市克服1960~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、调整国民经济做了大量工作。 |